一天處理35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系統的核心是生物處理設備(包括二次沉淀池),處理流程如圖6-1所示。污水先經格柵、沉砂池,除去較大的懸浮物質及砂粒雜質,然后進入初次沉淀池,去除呈懸浮狀的污染物后進入生物處理構筑物(或采用活性污泥曝氣池或采用生物膜構筑物)處理,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生物處理構造物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澄清的水排出二沉池后再經消毒直接排放;
產品時間:2024-09-11
一天處理35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全場優惠中。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日處理3-5噸的現在只需20000元。
氣浮機每小時處理1-3噸的現在只需25000元。
二氧化氯發生器LS-50-100的現在只需2500元。
公司所有產品保證質量,專車送貨到現場,專人安裝、培訓,現貨供應,打定金即可發貨。
深井曝氣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是高速率活性污泥系統。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這一方法具有許多優點。
1.氧的利用效率高:在深井內液體流速高,產生高的雷諾數。因此使得氣泡的粘結變得小,表面更新速率大。這兩者都有助于提高傳氧水平。同時由于在深井底部的壓力可以使得水中氧的溶解度增加5~10倍,傳氧推動力顯著增加。氣泡與水的接觸時間由于深度增加比普通活性污泥法提高十幾倍。所有這些導致傳氧效率為3~6kgO2/kwh,氧的利用效率為50~90%。
2.污泥負荷速率高:由于高的傳氧效率,深井設備可以支持高的污泥負荷速率,根據發表的資料此值是0.9~1.0kgBOD/(kgMLSS·d),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2.5~4倍。
3.占地面積?。河捎谏罹貧獬氐纳疃群艽蟆⒒钚晕勰酀舛犬a生比較高的反應速率,和能夠高負荷運轉,只需要較小的曝氣池體積就行了。因此設置深井曝氣池的面積很小,大約是普通活性污泥的1/20左右。
4.能夠承受強烈的負荷變動:深井曝氣屬于*混合型流態,在污水入口處與20~30倍的回流水瞬即混合并以較高的流速流動,得到相當程度的稀釋,對于沖擊負荷產生的影響較小,能夠進行穩定的處理。
5.能夠對只經過格柵和除砂池的原污水進行有效地處理,不需要設置初沉池。
6.影響環境的臭味問題可以控制。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較,深井曝氣法中吹入的空氣量大約是前者的1/6~1/8,開口比大約是1/20。很顯然臭氣的產生量能夠大大地受到抑制。
7.產生的污泥量少,深井曝氣池中經常供給充份的氧氣,微生物始終是處于活性狀態。在相同的BOD負荷情況下,深井曝氣池產生的污泥量要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大約少25~38%。
8.不受外界氣候條件影響:由于深井曝氣池建于地下,池中的水溫受氣候變化影響很小,在全年時間里能夠維持穩定的處理效率。
9.能夠用于高濃度污水處理。由于深井曝氣池中溶解氧濃度高,氧的利用率高,能夠維持高的活性污泥濃度。將它用于高濃度污水處理,微生物積極活動,進行有效地處理。處理的污水BOD濃度可以達到數千mg/l。
深井曝氣法存在的主要缺點是處理過程容易遭受變化,要求比普通活性污泥法更高、更熟練的技術人員對它進行運行管理,否則很難進行正常的運行。
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
1. 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準備進水。
2. 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 達到較好處理后,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后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并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后上清液。
4. 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于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后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并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調試期間的監測和控制
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測是*的。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處理達到*效果。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整個工藝處理的主要環境因素,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生長。生化處理的溫度范圍在10~40℃,*溫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于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
3、營養物質
廢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經過分解代謝(異化作用)使復雜的高分子物質或高能化合物降解為簡單的低分子物質或低能化合物,并釋放出能量;通過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謝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質,轉化成自身的細胞物質;同時將產生的代謝廢物排泄到體外。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BOD5∶N∶P=100∶4∶1的比例補充氮源、含磷無機鹽,為活性污泥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
4、懸浮物質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通過預處理懸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氣時會形成浮渣層,但不影響系統對污水的處理。
一天處理35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總述
典型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機械處理、生化處理、污泥處理等工段。有機械處理以及生化處理構成的系統屬于二級處理系統,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達90%-98%。處理效果介于一級和二級處理中間的一般稱為強化以及處理、一級半處理或不*二級處理,主要有高負荷生物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兩大類,BOD5去除率達45%-75%。具有生物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處理系統通常稱為深度二級處理。為了除特定的物質,在二級處理之后設置的處理系統屬于三級處理,例如化學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污染物的分類
從污水處理的角度,污染物可分為懸浮固體污染物、有機污染物、有毒物質、污染生物和污染營養物質。城市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機物排入水體,會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甚至達到缺氧狀態,嚴重污染水體,使水中魚類無法生存。污水中有機物濃度一般用生物化學需氧量(BOD5)、化學需氧量(COD)、總需氧量(TOD)和總有機碳(TOC)來表示。營養物質主要指氮、磷,其可使藻類和浮游生物繁殖,形成"水華"和"赤潮"。
污水處理方法
污水處理方法可根據水質類型分為物理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處置及化學處理法,還可根據處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及三級處理等工藝流程。城市污水的物理處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質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篩濾截留、重力分離、離心分離等,相應處理設備主要有格柵、沉砂池、沉淀池及離心機氧其中沉淀池同城鎮給水處理中的沉淀池。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機物質的方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還有氧化塘及污水土地處理法?;瘜W處理法在城市污水處理中使用較少,一般涉及城市給水處理中的其他化學方法如中和氧化還原、離子交換、電解主要用于工業廢水處理,很少用于城市污水處理。污泥需處理才能防止二次污染,其處置方法常有濃縮、厭氧消化、脫水及熱處理等。
一級處理主要針對水中懸浮物質,常采用物理的方法,經過一級處理后,污水懸浮物去除可達40%左右,附著于懸浮物的有機物也可去除30%左右;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處理法,具體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處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機物的這一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創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環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機物效率。
污水經過一級處理以后,已經去除了漂浮物和部分懸浮物,BOD5的去除率約25%~30%。經過二級處理后,BOD5去除率可達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達標排放?;钚晕勰嗵幚硐到y,在當前污水處理領域,是應用為廣泛的處理技術之一,曝氣池是其反應器。污水與污泥在曝氣池中混合,污泥中的微生物將污水中復雜的有機物降解,并用釋放出的能量來實現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運動等。
當前流行的污水處理工藝有:AB法、SBR法、氧化溝法、普通曝氣法、膜分離機等,各有其自身的特點。
AB法
該工藝對曝氣池按高、低負荷分為二級供氧。*負荷高,曝氣時間短,產生污泥量大,污泥負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積負荷在6kgBOD/(m3˙d)以上;B級負荷低,污泥齡較長。*和B級亦可分期建設,*與B級間設中間沉淀池。兩級池子的F/M(污染物量與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體。AB法盡管有節能的優點,但不適合低濃度水質。
SBR法
此法進水、曝氣、沉淀、出水在同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3—4個池子構成一組,輪流運轉,一池一池地間歇運行,故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這種—體化工藝的特點是工藝簡單,由于只有—個反應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相關的設備,一般情況下不設調節池,多數情況下可省去初沉池,故節省了占地和投資,耐沖擊負荷且運行方式靈活,可以從時間上安排曝氣、缺氧和厭氧的不同狀態,實現除磷脫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