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在用于處理 污水 的MBR中通常都維持較高的MLSS(8~12g/L)濃度,這易導致氧傳遞率的降低,從而使運行能耗變大。傳遞層特性、氣泡大小和氣泡在混合液中的平均停留時間都會影響到氧傳遞率,而后兩項與混合液的粘性關系密切,MBR中混合和曝氣的效果以及污泥濃度都會影響混合液的粘性。
產品時間:2024-09-10
定西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
公司大量生產各種污水處理設備,送貨上門、安裝。
公司處理的污水種類包括: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噴漆污水、塑料清洗污水、屠宰污水、養殖污水及工業污水。
使用地點涵蓋:工廠、辦公樓、寫字樓、農村、公共廁所、服務區、收費站、加油站、風景區、光伏電站、變電站、大小醫院、診所、衛生室、屠宰場、養殖場、飯店、酒店、醫療機構、衛生院、養老院、洗滌廠、小區、社區、疾控中心等等。
出水可達到市政管網標準、灌溉、綠化標準、回用標準、直排入地表及河流標準等。
CCAS工藝,即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這種工藝是在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SBR工藝早于1914年即研究開發成功,但由于人工操作管理太煩瑣、監測手段落后及曝氣器易堵塞等問題而難以在大型污水處理廠中推廣應用。
SBR工藝曾被普遍認為適用于小規模污水處理廠。進入60年代后,自動控制技術和監測技術有了飛速發展,新型不堵塞的微孔曝氣器也研制成功,為廣泛采用間歇式處理法創造了條件。1968年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與美國ABJ公司合作開發了“采用間歇反應器體系的連續進水,周期排水,延時曝氣好氧活性污泥工藝”。
CCAS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經預處理的污水連續不斷地進入反應池前部的預反應池,在該區內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并一起從主、預反應區隔墻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m/min)進入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內依照“曝氣(Aeration)、閑置(Idle)、沉淀(Settle)、排水(Decant)”程序周期運行,使污水在“好氧-缺氧”的反復中完成去碳、脫氮,和在“好氧-厭氧”的反復中完成除磷。各過程的歷時和相應設備的運行均按事先編制,并可調整的程序,由計算機集中自控。
CCAS工藝的*結構和運行模式使其在工藝上具有*的優勢:
(1)曝氣時,污水和污泥處于*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淀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于*理想沉淀狀態,使出水懸浮物(SS)極低,低的SS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定西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CCAS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B、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概況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自200年前工業革命以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成為一個地區文明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近200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已從原始的自然處理、簡單的一級處理發展到利用各種*技術、深度處理污水,并回用。
處理工藝也從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發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藝)等多種工藝,以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在我們大力引起*技術、設備和經驗的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發展,尤其是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參考*技術和經驗,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應符合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總投資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資金非常龐大,因此嚴格控制總投資對國民經濟大有益處。
(2)運行費用低。運行費用是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是評判一套工藝優劣的主要指標之一。
(3)占地省。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極其緊缺。土地資源是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和規劃的一個重要因素。
(4)脫氮除磷效果。隨著我國大面積水體環境的富營養化,污水的脫氮除磷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國實施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也明確規定了適用于所有排污單位,非常嚴格地規定了磷酸鹽排放標準和氨氮排放標準。這就意味著今后絕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要考慮脫氮除磷的問題。
(5)現代*技術與環保工程的有機結合。現代*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自控系統設備的出現和完善,為環保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廠大都采用*的計算機管理和自控系統,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穩定的合格出水,而我國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后。計算機控制和管理也必將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的方向。
膜污染與清洗
膜工藝的一大缺點是膜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會因為膜受到污染而導致膜通量的降低,如何減緩膜污染進程從而維持膜通量是應用膜工藝時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荷蘭研究者在試驗中發現,導致膜污染的重要因素是濾餅層的形成,而原水中的雜質、污泥的性質、MBR的水力學特性以及膜清洗等因素都會影響濾餅層的形成及性質。
在已經出現了較厚的濾餅層后,可通過下列方法加以去除:
保持MBR中流體的高度紊動,但注意不要使污泥絮體破碎,否則會影響膜的透水性;
采用變強度曝氣可使污泥層破碎,高錯流速度有助于控制濾餅層;
水力反洗可有效去除濾餅層,但只在反洗頻率高時才有效;
用間歇出水方式可有效控制濾餅層的形成。
MBR中的氧傳遞率
在用于處理 污水 的MBR中通常都維持較高的MLSS(8~12g/L)濃度,這易導致氧傳遞率的降低,從而使運行能耗變大。傳遞層特性、氣泡大小和氣泡在混合液中的平均停留時間都會影響到氧傳遞率,而后兩項與混合液的粘性關系密切,MBR中混合和曝氣的效果以及污泥濃度都會影響混合液的粘性。活性污泥中EPS的生成會增加混合液的粘性,并且使活性污泥的憎水性增強。活性污泥中絲狀菌的生長導致污泥膨脹從而使混合液粘性增加,此外絲狀菌的新陳代謝還會產生憎水物質,其中可溶性微生物代謝產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還會導致膜的污染。
要保持較高的氧傳遞率和降低能耗應從兩方面出發:
一是合理選擇曝氣及混合裝置,使混合液有較高的紊動;
二是調節運行參數,使生物相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