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MBR(膜生物反應器)是把生物處理與膜分離相結合的一種組合工藝,在生物反應器中置入中空纖維膜組件,過濾中空纖維膜為超濾膜(UF),孔徑范圍為0.04μm,主要用于對懸浮液和有機物進行截留。其特點可使生物反應池內維持一定濃度的微生物量,對污水進行凈化。
產品時間:2024-09-10
張家口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
買污水設備找魯盛環保。
公司污水處理設備種類齊全、型號齊全。
常用處理水量有:5m3/d、10m3/d、15m3/d、20m3/d、25m3/d、30m3/d、35m3/d、40m3/d、50m3/d、60m3/d、70m3/d、80m3/d、90m3/d、100m3/d、120m3/d、150m3/d、200m3/d、250m3/d、300m3/d、400m3/d、500m3/d。
與傳統脫氮工藝相比, 厭氧氨氧化工藝節省了62.5%曝氣量、脫氮途徑短、無需外加碳源、溫室氣體產量低, 成為目前前景的污水脫氮工藝.
厭氧氨氧化菌適合處理高溫、高氨氮污水, 而城市生活污水是典型的低溫、低氨氮水質, 如何將厭氧氨氧化工藝應用于市政污水處理廠是長久以來的難點.在國外, 厭氧氨氧化工藝已成功應用于污水處理廠中, 以處理垃圾滲濾液、消化上清液、養殖業廢水等高氨氮廢水, 而市政污水處理廠厭氧氨氧化工藝的研究仍處于小試階段.
常溫低氨氮環境中, 厭氧氨氧化工藝處理負荷低.通常認為, 常溫馴化可以使厭氧氨氧化菌逐步適應低溫環境.前人的研究在實驗室內進行, 以人工配水為基質, 氨氮濃度為100~350 mg ·L-1, 運行溫度為18~25℃, 且馴化時間較短.而實際生活污水成分復雜, 亞硝化后的生活污水氨氮濃度為10~25 mg ·L-1, 水溫為10~24℃.因此, 在市政污水處理廠中, 研究長期常低溫馴化對厭氧氨氧化菌的影響有著重大的意義.
基于此, 本研究在污水處理廠中, 將A/O除磷和亞硝化工藝串聯作為預處理工藝, 以預處理后的生活污水為基質, 啟動并長期運行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小試, 分析長期運行過程中厭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廢水首先流經格柵去除掉較大雜質后進入調節池。調節池首先具有均質均量的作用,即克服因生產不均衡造成的排水的不均衡(包括水量、水質兩個方面)。其次,在調節池中由于重力作用,廢水中的泥沙等比重較大的物質會沉淀于池底,起到澄清作用,從而降低懸浮物濃度。
調節池的出水由泵提升至氣浮池,其配備一套自動加藥系統。廢水加入氣浮池,自動加藥系統同時將混凝劑隨水流加入到氣浮池中,在水流和氣體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劑與廢水充分混合。通過混凝劑的壓縮雙電層與電荷的中和作用、吸附架橋作用和絮體網捕作用將廢水中小顆粒的懸浮物和膠體凝聚成較大顆粒。溶入廢水中的氣體在上浮的過程中,會將水中的這些凝聚顆粒挾帶到水面,經溢流而去除。氣浮池的出水依次進入生物池進行生物處理,去除大部分有機物、氨氮等物質,而后在二沉池泥水分離,再通過過濾作用將廢水中的雜質進一步濾除,使廢水更加凈化。
通過以上工藝的處理,廢水的水質明顯改善,基本達到出水水質要求。由于水中可能還會含有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出水須經紫外線消毒設備殺菌后才能排放或回用。 CANON工藝具有脫氮途徑短、節省曝氣量、無需外加碳源、溫室氣體產量少等優點, 成為了目前具前景的污水脫氮工藝.
張家口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CANON工藝適合處理高溫、高氨氮污水, 而生活污水是常溫、低氨氮水質.如何將CANON工藝推廣到市政污水處理廠中是長久以來的難點.目前, 國外CANON工藝的研究主要以高氨氮廢水處理為主, 國內雖然有常溫低氨氮環境中運行CANON工藝的報道, 也僅局限于人工配水和短期運行, 實際污水處理廠中長期運行CANON工藝的研究極少.
常溫低氨氮環境中, CANON工藝的難點在于硝化細菌的抑制.如果硝化細菌過量增殖, 將會出現總氮去除率下降、出水總氮超標的現象.在常溫、低氨氮條件下, 只調節DO從而抑制NOB活性已被證明難以實現.因此, 在工程應用中, 需要通過其他策略抑制硝化細菌的活性.有研究表明, 在CANON生物膜反應器中, NOB主要分布在生物膜的外層.對生物膜進行沖洗, 理論上洗脫生物膜表面的NOB, 但在實踐中研究較少.反硝化除磷是一種新型高效低能耗的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其利用反硝化聚磷微生物(DNPAOs)在缺氧環境下以硝酸鹽作為終電子受體,以 PHB 作為電子供體,通過“一碳兩用”途徑來實現同步反硝化和過量吸磷.反硝化除磷緩解了反硝化過程和生物除磷過程對有機碳源需求的矛盾,以及硝化菌和聚磷菌所需污泥齡迥異的矛盾,因此被視為一種可持續的污水處理技術.反硝化除磷與傳統生物除磷技術相比,可節省能源和資源,也正是這個原因,上述一系列工藝被譽為適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除磷脫氮工藝.
A2/O工藝作為當今常用的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大型污水處理廠,但是A2/O工藝的缺陷在于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機負荷、泥齡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著矛盾和競爭,很難在單一系統中同時獲得氮、磷的高效去除.陳永志等研究發現內循環對A2/O系統的反硝化除磷有影響.試驗結合醛化纖維式組合填料的優勢及對填料應用于生活污水脫氮除磷研究極少的現狀,提出了在A2/O工藝的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添加醛化纖維式組合填料的設想,將傳統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相結合組成一套脫氮除磷的新系統.添加生物填料于好氧段可使池內的硝化細菌能夠附著在填料上從而增加了污泥齡,提高硝化效率;縮短好氧段的停留時間,而將更長的時間用于厭氧段和缺氧段的釋磷和吸磷作用,提高了除磷效率.于缺氧段可在載體環境下提高回流比,使反硝化聚磷菌富集,強化反硝化除磷現象,無需外加碳源,即可完成“超量”吸磷過程,適合低碳源污水的生化處理,使該系統能穩定運行并更好的進行脫氮除磷.
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BiologicalAerated Filter),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于90年代初得到較大發展,大規模達幾十萬噸每天,并發展為可以脫氮除磷。
1、工藝特點
①一次性投資比傳統方法低1/4;②占用面積為常規工藝的1/10~1/5,運行費低1/5;③進水要求懸浮物50~60mg/L,與一級強化處理相結合,如采用水解酸化池;④填料多為頁巖陶粒,直徑5mm,層高1.5~2m;⑤水往下、氣往上的逆向流可不設二沉池。
曝氣生物濾池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機負荷高、占地面積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資少(節約30%)、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氧傳輸效率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它對進水SS要求較嚴(一般要求SS≤100mg/L,SS≤60mg/L),因此對進水需要進行預處理。同時,它的反沖洗水量、水頭損失都較大。
曝氣生物濾池作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