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5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曝氣設備對氧化溝的處理效率,能耗及處理穩定性有關鍵性影響,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向水中供氧;推進水流前進,使水流在池內作循環流動;保證溝內活性污泥處于懸浮狀態;使氧、有機物、微生物充分混合。針對以上幾個要求,曝氣設備也一直在改進和完善。常規的氧化溝曝氣設備有橫軸曝氣裝置及豎軸曝氣裝置。
產品時間:2024-09-09
日處理5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主打產品日處理50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常年生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口腔牙科污水處理設備、臭氧發生器、紫外線消毒設備、斜管沉淀設備、UASB厭氧設備、壓濾機等,型號相當齊全。
公司面向全國銷售,保證送貨上門、安裝,公司還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畫圖紙、出技術方案等各種服務。
買設備貨比三家,注重質量,注重售后服務,注重出水水質。
PI型氧化溝的脫氮除磷
PI(Phase Isolation)型氧化溝,即交替式和半交替式氧化溝,是七十年代在丹麥發展起來的,其中包括DE型、T型和VR型氧化溝,隨著各國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氮,磷含量要求越來越嚴,因而開發出現了功能加強的PI型氧化溝,主要由Kruger公司與Demmark技術學院合作開發的,稱為Bio-Denitro和Bio-Denipho工藝,這兩種工藝都是根據A/O和A2/O生物脫氮除磷原理,創造缺氧/好氧,厭氧/缺氧/好氧的工藝環境,達到生物脫氮除磷的目的。
DE型、T型氧化溝脫氮工藝
DE型氧化溝為雙溝系統,T型氧化溝為三溝系統,其運行方式比較相似,都是通過配水井對水流流向的切換,堰門的起閉以及曝氣轉刷的調速,在溝中創造交替的硝化,反硝化條件,以達到脫氮的目的。其不同之處在于DE型氧化溝系統是二沉池與氧化溝分建,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而T型氧化溝的兩側溝輪流作為沉淀池。
VR型氧化溝脫氮工藝
VR氧化溝溝型宛如通常的環形跑道,中央有一小島的直壁結構,氧化溝分為兩個容積相當的部分,其水平形式如反向的英文字母C,污水處理通過二道拍門和二道出流堰交替起閉進行連續和恒水位運行。
PI型氧化溝同時脫氮除磷工藝
交替式氧化溝在脫氮效果上良好,為了達到除磷效果,通常在氧化溝前設置相應的厭氧區或構筑物或改變其運行方式。據國內外實際運行經驗顯示,這種同時脫氮除磷工藝只要運行時控制的好,可以取得很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污水凈化中心采用具有脫氮除磷的DE型氧化溝系統(前加厭氧池),一期工程處理能力為15萬立方米/天,對各階段處理效果實測結果表明,DE型氧化溝處理城市污水*。COD、TN、TP的總去除效率分別達到87.5%-91.6%,63.6%-66.9%,85.0%-93.4%,出水TN為9.0-10.1mg/l,TP為0.42-0.45mg/l,出水水質優于國家二級出水排放標準。
上述三種PI型氧化溝脫氮除磷工藝都有轉刷的調速,活門、出水堰的啟閉切換頻繁的特點,對自動化要求高,轉刷利用率低,故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受到很大的限制。
奧貝爾氧化溝脫氮除磷工藝
Orbal氧化溝簡稱同心圓式,它也是分建式,有單獨二沉池,采用轉碟曝氣,溝深較大,它的脫氮效果很好,但除磷效率不夠高,要求除磷時還需前加厭氧池。應用上多為橢圓形的三環道組成,三個環道用不同的DO(如外環為0,中環為1,內環為2),有利于脫氮除磷。采用轉碟曝氣,水深一般在4.0~4.5m,動力效率與轉刷接近,現已在山東濰坊、北京黃村和合肥王小郢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應用。
ESB-水生植物凈化景觀化應用
水生植物技術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將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應用于水質凈化,充分利用自然凈化與水生植物系統中各類水生生物間功能上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來凈化水質,在水體中適當布置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凈化功能的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使水體不僅具有自然風貌的景觀,而且增強城市水體的生物凈化功能。
根據水面的大小不同布置植物網箱,以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長范圍,滿足景觀空間形態的需求,并留出維護行船的通道。
水面景觀綜合岸線景觀和倒影、水面植物進行適當的景觀組織,形成水面畫卷;植物以防污抗污、具凈化水質功能的水生植物為主,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接合植物季節生長特點;其中水面浮水植物以睡蓮、風眼蓮為主,岸邊挺水植物以蘆葦、香蒲、茭白、荷花等,配合四季常青植物美華景觀。既有水景綠化的作用,也起到凈化水質、保護魚類生長環境、保護河流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ESB-水生動物凈化水體
水體中投放適當的水生動物可以有效的去除水體中富余營養物質,控制藻類生長,底棲動物螺螄主要攝食固著藻類,同時分泌促絮凝物質,使湖水中懸浮物質絮凝,促使水變清。濾食性魚類,如鯽、鳙魚等可以有效的去除水體中藻類物質使水體的透明度增加。課題水域面積大,會成為許多有害昆蟲如蚊、蠅的滋生場所,在水中投魚,它可攝食蚊子的幼蟲及其它昆蟲的幼蟲,避免了水域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危害。ESB-新生態鏈建立恢復
種植水生高等植物群落為原生動物提供場所,原生動物以微生物為食,消耗水中有機物總量完成養分傳遞。提高河流生產力,建立水體中的食物鏈:
浮游植物→浮游類(含原生動物)→ 浮游動物(輪蟲、橈足類、枝角類、甲殼類等)→濾食性魚類。
食物鏈的建立是在生態循環的基礎上,它標志河流生態的恢復,水體生產力的提高,水域環境改善。
ESB-生態護堤技術(綠化混凝土)
綠化混凝土是能夠適應植物生長,可進行植被作業,具有恢復和保護自然環境、改善生態條件、保持原有防護作用功能的混凝土及其制品。即能長草、長花的混凝土,或稱混凝土草坪。綠化混凝土是一種較理想的近自然河川防護工程材料,實現了河川安全防護與環境的恢復和保護的有機結合。
目前國內已經有10余個省市采用了綠化混凝土技術,累計設計、施工面積已超過6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北京奧運會配套工程、江蘇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等重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