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氧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水磷濃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系統中除磷細菌所需要的發酵基質的可獲得量與必須去除的磷量的比值。研究表明:VFAs 是生物除磷的重要基質。污水的可生物降解COD 可以劃分為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COD 和顆粒性慢速生物降解COD兩類。主流生物除磷系統產生的VFAs 主要來自溶解性快速降解BOD5 ,也即磷的去除量與快速降解BOD5 成正比。
產品時間:2024-09-09
接觸氧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購買此型號設備找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專業安裝。
接觸氧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廣泛用于處理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布草洗滌污水、塑料清洗污水、養殖污水、洗床單被罩污水、洗餐具廢水、各種食品加工廢水等。
我們的技術性產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斜管沉淀設備、UASB厭氧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臭氧發生器、紫外線消毒設備、加藥設備等。
購買就有優惠,合作就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厭氧反應過程是對復雜物質(指高分子有機物以懸浮物和膠體形式存在于水中)生物降解的復雜的生態系統。其反應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1.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酶水解為纖維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為麥牙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酶水解為短肽和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被溶解于水,并透過細胞為細胞所利用。
2.發酵階段——小分子的化合物在發酵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細胞外。這一階段主要產物為揮發性脂肪酸(VFA)醇類、乳酸、CO2、氫、氨、硫化氫等。
3.產酸階段——上一階段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產甲烷階段——在這一階段乙酸、氫、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細胞物質。原理圖如下:
a.水解階段——含有蛋白質水解、碳水化合物水解和脂類水解。
b.發酵酸化階段——包括氨基酸和糖類的厭氧氧化,以及較高級脂肪酸與醇類的厭氧氧化。
c.產乙酸階段——含有從中間產物中形成乙酸和氧氣,以及氫氣和二氧化碳形成乙酸。
d.產甲烷階段——包括從乙酸形成甲烷,以及從氧、二氧化碳形成甲烷。廢水中有硫酸鹽時,還會有硫酸鹽還原過程,如虛線所示。厭氧反應器類型:普通厭氧反應池、厭氧接觸工藝、升流厭氧污泥庫(UASB)反應器、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庫(EGSR)、厭氧濾料(AF)、厭氧流化庫反應器、厭氧折流反應器(ABR)、厭氧生物轉盤、厭氧混臺反應器等。
厭氧反應的工藝控制條件:
溫度:按三種不同嗜溫厭氧菌(嗜溫5-20℃嗜溫20-42℃嗜溫42-75℃)工程上分為低溫厭氧(15-20℃)、中溫厭氧(30-35℃)、高溫厭氧(50-55℃)三種。溫度對厭氧反應尤為重要,當溫度低于優下限溫度時,每下降1℃,效率下降11%。在上述范圍,溫度在1-3℃的微小波動,對厭氧反應影響不明顯,但溫度變化過大(急速變化),則會使污泥活力下降,度產生酸積累等問題。
PH:厭氧水解酸化工藝,對PH要求范圍較松,即產酸菌的PH應控制4-7℃范圍內;*厭氧反應則應嚴格控制PH,即產甲烷反應控制范圍6.5-8.0,佳范圍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氧化還原電位:水解階段氧化還原電位為-100~+100mv,產甲烷階段的優氧化還原電位為-150~-400mv。因此,應控制進水帶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對厭氧反應器造成不利影響。
營養物:厭氧反應池營養物比例為C:N:P=(350-500):5:1。
氧化溝技術發展現狀
氧化溝技術在我國發展很快,是當前污水處理技術的熱點之一。近年來國內建設的氧化溝數量在不斷增加,其處理規模和處理對象也在不斷擴大。氧化溝系統的主要優點:可以不設初沉池,二沉池可與氧化溝合建,省去污泥回流裝置,對水質變化的適應性強,泥齡長,可達到較好的脫氮效果,污泥產率低等等。近年來,隨著污水處理行業脫氮除磷要求的提高,氧化溝系統在除磷方面的欠缺經常被人們提出,因此探討氧化溝系統除磷效率的提高途徑就很有意義。現針對氧化溝系統除磷的問題進行了較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氧化溝系統除磷效果的途徑,以對相關的研究和生產運行有所幫助。
氧化溝系統中除磷效果的影響因素
影響氧化溝系統除磷過程的因素主要有三類:環境因素、設計參數、水質條件。環境因素包括:DO、溫度、pH 值等等。設計參數包括:泥齡、停留時間、剩余污泥處理方法等等。水質條件是近年來針對除磷效果的眾多研究的中心話題,主要包括:基質的可獲得性、進水水質特性、VFA 產生量、硝態氮的濃度。
DO的影響
DO對除磷效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磷吸收區。當好氧區的DO 保持在1. 5 mg/ L~3. 0 mg/ L 之間時,除磷效果一般可以保證;當DO 小于1. 5 mg/ L 時,除磷率會降低,污泥沉降也變差;但如果DO 過高,則會導致水流到達厭氧區時DO 增加,影響磷的釋放,同時由于DO 過高會降低反硝化效果,使得NO3- 濃度居高不下,也會影響厭氧區磷的釋放。
pH 值
研究表明,pH 值為8. 0~8. 5 時, TP 去除率可以達到90 %以上;當pH 值為6. 5~8. 0 時,TP 去除率差別不大;當pH 值低于6. 5 時,TP 去除率會急劇下降。
泥齡
泥齡越長,活性生物量越低,除磷能力也相應降低。眾多的研究表明:泥齡越長,單位BOD 的除磷量就越少。為達到高的除磷率,除磷設計的泥齡值不應超過總體處理所需要的值。當其他處理所需的泥齡值很大時,只能通過別的途徑來彌補泥齡的不良影響,如加大BOD/ TP 值。
停留時間
研究證明,厭氧區的停留時間會影響VFA 的產生以及貯磷菌對VFA 的吸收。一般地,厭氧區的停留時間越長,除磷率越高。厭氧停留時間從1. 1 h 增至2. 6 h ,TP 去除率會從59 %增至71 %。但是,過長的厭氧停留時間并沒有好處,時間過長可能導致VFA 吸收的磷沒有釋放。這就有可能導致碳源貯存物量不足,不能在好氧區產生足夠的能量來吸收所有釋放的磷。在好氧區溶解磷的生物吸收也需要足夠的停留時間,一般為1 h~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