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膜污水處理成套設備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
產品時間:2024-09-09
MBR膜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污水處理設備,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研發。
我們處理過的污水有: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餐飲污水及類似的工業污水等。
只要聯系到我們公司,我們可幫助你們選型、報價、做方案、技術指導等諸多服務。
MBR膜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可以貨比三家,比較一下們的價格、我們的質量,我們的服務。
生物硝化與反硝化(生物陳氮法)
(一) 生物硝化
在好氧條件下,通過亞硝酸鹽菌和硝酸鹽菌的作用,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過程,稱為生物硝化作用。生物硝化的反應過程為:
由上式可知:(1)在硝化過程中,1g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時需氧4.57g;(2)硝化過程中釋放出H+,將消耗廢水中的堿度,每氧化lg氨氮,將消耗堿度(以CaCO3計) 7.lg。
影響硝化過程的主要因素有:(1)pH值 當pH值為8.0~8.4時(20℃),硝化作用速度快。由于硝化過程中pH將下降,當廢水堿度不足時,即需投加石灰,維持pH值在7.5以上;(2)溫度 溫度高時,硝化速度快。亞硝酸鹽菌的適宜水溫為35℃,在15℃以下其活性急劇降低,故水溫以不低于15℃為宜;(3)污泥停留時間 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大比生長速率為 =0.3~0.5d-1(溫度20℃,pH8.0~8.4)。
為了維持池內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時間 必須大于硝化菌的小世代時間 。在實際運行中,一般應取 >2 ,或 >2 ;(4)溶解氧 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電子受體,其濃度太低將不利于硝化反應的進行。一般,在活性污泥法曝氣池中進行硝化,溶解氧應保持在2~3mg/L以上;(5)BOD負荷 硝化菌是一類自養型菌,而BOD氧化菌是異養型菌。若BOD5負荷過高,會使生長速率較高的異養型菌迅速繁殖,從而佼白養型的硝化菌得不到優勢,結果降低了硝化速率。所以為要充分進行硝化,BOD5負荷應維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
(二) 生物反硝化
在缺氧條件下,由于兼性脫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NO2--N和NO3--N還原成N2的過程,稱為反硝化。反硝化過程中的電子供體(氫供體)是各種各樣的有機底物(碳源)。以甲醇作碳源為例,其反應式為:
6NO3-十2CH3OH→6NO2-十2CO2十4H2O
6NO2-十3CH3OH→3N2十3CO2十3H2O十60H-
由上可見,在生物反硝化過程中,不僅可使NO3--N、NO2--N被還原,而且還可位有機物氧化分解。
影響反硝化的主要因素:(1)溫度 溫度對反硝化的影響比對其它廢水生物處理過程要大些。一般,以維持20~40℃為宜。苦在氣溫過低的冬季,可采取增加污泥停留時間、降低負荷等措施,以保持良好的反硝化效果;(2)pH值 反硝化過程的pH值控制在7.0~8.0;(3)溶解氧 氧對反硝化脫氮有抑制作用。一般在反硝化反應器內溶解氧應控制在0.5mg/L以下(活性污泥法)或1mg/L以下(生物膜法);(4)有機碳源 當廢水中含足夠的有機碳源,BOD5/TN>(3~5)時,可無需外加碳源。當廢水所含的碳、氮比低于這個比值時,就需另外投加有機碳。外加有機碳多采用甲醇。考慮到甲醇對溶解氧的額外消耗,甲醇投量一般為NO3--N的3倍。此外,還可利用微生物死亡;自溶后釋放出來的那部分有機碳,即"內碳源",但這要求污泥停留時間長或負荷率低,使微生物處于生長曲線的靜止期或衰亡期,因此池容相應增大。
二、沸石選擇性交換吸附
沸石是一種硅鋁酸鹽,其化學組成可表示為(M2+,2M+)O.Al2O3.mSiO2•nH2O (m=2~10,n=0~9),式中M2+代表Ca2+、Sr2+等二價陽離子,M+代表Na+、K+等一價陽離子,為一種弱酸型陽離子交換劑。在沸石的三維空間結構中,具有規則的孔道結構和空穴,使其具有篩分效應,交換吸附選擇性、熱穩定性及形穩定性等優良性能。天然沸石的種類很多,用于去除氨氮的主要為斜發沸石。
斜發沸石對某些陽離子的交換選擇性次序為:K+,NH4+>Na+>Ba2+>Ca2+>Mg2+。利用斜發沸石對NH4+的強選擇性,可采用交換吸附工藝去除水中氨氮。交換吸附飽和的拂石經再生可重復利用。
穩定塘——高效藻類塘系統
穩定塘主要是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基建投資少、運轉費用低、維護簡單、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以及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德國和法國分別有各類穩定塘3000座和2000座,而美國已有各類穩定塘上萬座。在穩定塘的基礎上,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并發展了高效藻類塘,它大限度利用藻類產生的氧氣,使塘內的一級降解動力學常數值大幅增加。高效藻類塘對COD、BOD5、氨氮、總磷以及病原體等的去除率均較高,同時收割的高等水生植物是很好的肥料。高效藻類塘的優勢是施工工程量少、投資及運行費用少、便于管理和維護;其不足是易受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的影響。目前高效藻類塘在以色列、摩洛哥、法國、美國、南非、巴西、比利時、德國、新西蘭等國都有研究應用。
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污水生物膜法是分散生活污水處理應用很廣的一種人工處理技術,包括厭氧和好氧生物膜兩種。厭氧或好氧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來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目的。該方法設備簡單、運行成本較低,處理效率高。反應器一般由填料(載體)、布水裝置和排水系統三部分組成,采用的填料有無機類(陶粒、礦渣、活性炭等)和有機類(PVC、PP、塑料、纖維等)。目前,新型的生物膜反應器和固定化微生物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日本農村污水處理協會研究了很多適合村鎮生活污水處理的設備,其設計的JARUS模式的15種不同型號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工藝主要是生物膜法和浮游生物法,具有很好的污水處理效果,且體積小、成本低、操作簡單。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該系統一般由人工基質(多為碎石)和生長在其上的沼生植物(蘆葦、香蒲、燈芯草和大麻等)組成,是一種*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態系統,利用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逐級過濾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該技術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其缺點是需要大量土地,并要解決土壤和水中的充分供氧問題及受氣溫和植物生長季節的影響等問題。
韓國農村居民居住分散,其生活污水不適合集中處理。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因耗能低,運行成本低,維護費用低等優點,在韓國有較廣泛的研究,其去污機理基于“土地—植物系統”的生態作用。韓國利用濕地處理后的污水再澆灌水稻,可取得較理想的凈化效果。常用的濕地植物如蘆葦、香蒲、燈芯草等,去污能力強,對病原體去除效果好。濕地在我國也已開始有應用,但我國的濕地處理出水回用問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可盲目參考進行澆灌。
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
蚯蚓生態濾池是近幾年在法國和智利發展起來的,是利用蚯蚓吞食有機物,提升土壤滲透性和蚯蚓與微生物的協同作用,而設計出的污水處理技術,具有高效去污能力,同時還能降低剩余污泥量。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同時集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污泥回流設備以及曝氣設備等于一體,大幅度簡化了污水處理流程。其優勢是抗沖擊負荷強,運行管理簡便,不易堵塞等。其不足之處在于對外界的環境要求高,易受氣溫影響,會影響系統的處理效率。在我國已經開始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