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8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移動床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采用的生物載體是聚乙烯中空圓柱體,內部有十字支撐,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cm2左右,可供生物膜附著的有效比表面積500m2/m3以上。這種載體的密度和特殊形狀使微生物在有保護的載體內表面生長而更加有效的去除廢水中的COD、氨氮、磷等多種污染物
產品時間:2024-09-07
日處理8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型號大全:5m3/d、10m3/d、15m3/d、20m3/d、30m3/d、40m3/d、50m3/d、60m3/d、100m3/d、150m3/d、200m3/d、250m3/d、300m3/d、500m3/d、70m3/d、80m3/d、90m3/d.
買我們的設備就可免費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調試、免費培訓、免費維護及售后。
中水回用系統是指民用建筑物或居住小區內使用后的各種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卻水及雨水等),經過適當處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居住小區內,作為雜用水的供水系統。雜用水主要用來沖洗便器、沖洗汽車、綠化和洗灑道路等。
在國內外的工程實踐經驗基礎上,我公司針對中水的特殊性,主要采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膜生物反應器(MBR)是國際上新興并迅速發展的一項水處理技術,其特點是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進行了高效有機的結合,以其出水水質好、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少、運行管理方便等優點而倍受青睞。目前,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已在全球的污水和廢水處理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
MBR工藝特點
出水水質穩定
占地面積小
通過改變運行方式,具有脫氮和除磷功能
剩余污泥量少
全自動PLC控制,運行管理方便
常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特點
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簡單地說,指為使排入某一水體的污水達到再次利用的水質要求,而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將污水中對生活或環境有害的物質進行清除、降解或無害化處理,使這些污水變成能夠再被人們利用的技術。
一直以來,我國污水處理的重點是大中城市,對農村污水處理研究工作的重視是從20 世紀80 年代末期開始的。目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模式、形式和名稱多種多樣,其常用技術從工藝原理上可以分為3類:*類是以厭氧發酵為核心的生物處理技術,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厭氧發酵達到凈化目的,常用的有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和地埋式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裝置(UUAR)等;第二類是以土地處理為主的處理技術,它是利用土壤過濾、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有效處置污水,常用的有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慢速土地滲濾處理系統等;第三類是穩定塘技術,該技術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其發展工藝有高效藻類塘等。3 類處理方式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將2 種具體處理方法結合在一起,如兼氧接觸氧化與土地滲濾聯合、滴濾池與人工濕地組合等,以提高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3 類常用污水處理技術的處理特點簡介如下: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處理特點
厭物處理技術將污水的處理與合理利用有機結合,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厭氧發酵達到凈化目的。厭氧生物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澆灌用水和觀賞用水,處理中產生的沼氣可作為家庭炊用和浴室能源。
日處理8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將厭氧分解過程產生的甲烷加以資源化利用就是常說的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是目前畜禽養殖排泄物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的較有效方法。研究表明:通過沼氣發酵,農作物秸稈的能量利用效率比直接燃燒高4~5 倍;沼液、沼渣作肥料其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增加20%;通過厭氧發酵過的糞便(沼液、沼渣)其中的碳、磷、鉀等營養成分沒有流失,且轉化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態養分———可部分替代化肥的沼肥。厭氧沼氣池工藝簡單,成本低,適用于有一定養殖數量的農村家庭。該技術在浙江省各地農村得到了廣泛應用,是浙江省重點推廣的農村能源生態模式。
生物活性炭技術
生物活性炭是一種去除微量有機物的有效方法,其實質是生物降解與炭的物理吸附兩者的協調作用。王占生等以生物活性炭理論為基礎,選用廉價的多孔性物質或惰性物質(比如陶粒或爐渣等)來代替活性炭的一種新型工藝———顆粒填料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城市污水深度處理中已經得到了成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