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噸/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是在厭氧條件下,兼性厭氧和厭氧微生物群體將有機物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厭氧污水處理技術具有低造價、低運行費、能回收利用能源等優點,它在分散生活污水的處理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產品時間:2024-09-06
200噸/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200噸/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厭氧處理是現在較常規的公廁污水處理,也就是目前市政上常見的化糞池工藝處理,優點為操作簡單,投資較少,運行費用低;缺點占地面積大,處理效果低,北方地區效果較差。
好氧處理法:
利用好氧菌進行發酵的過程,稱之為好氧發酵。好氧處理規模小時,可只做最終稀釋后曝氣、沉淀;中等以上規模,經過前處理和二次稀釋后,可按標準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二次處理就是厭氧處理。好氧發酵的速度較厭氧發酵快得多,但它需要大容量的消化槽。同時在廁所污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大量氧氣,因此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化學法:
在糞便中加入適量化學藥劑,使糞便發生絮凝作用,并通過沉淀分離成液體和脫水污泥。該處理法的最大特點是:糞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固液分離。其不足之處在于:操作復雜,機械設備數量較多;分離出的液體BOD在5000mg/L左右,比厭氧發酵槽的脫離液2500mg/L要高得多。另外,其基建費及日常運行管理費用也較其它方法要高。隨化學藥劑的種類(如鐵鹽、石灰等)和投入方式的不同,其設備也不盡相同。藥劑的投加設備。有濕式和干式兩種濕式反應因混合均勻,所以效果較佳。投加添加劑的量,以糞便處理量的0.2%~2%為宜。
高溫高壓處理法(濕式氧化法):
糞便中的有機物,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經過約1h連續不斷地氧化分解可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此種方法的關鍵在于反應塔的設計,它的容量,應根據糞便的發熱量、反應速度和氧化的程度來確定。
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以膜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污泥量。
該工藝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的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濃度可達到8000-10000mg/L,污泥齡達到30天以上。膜生物反應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系統內其硝化效果明顯,對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
膜生物反應器具有處理效果好、耐沖擊負荷、出水水質穩定、剩余污泥量少、操作管理方便和占地空間省等優點,隨著膜通量提高,膜費用降低及壽命延長,再生水資源日益重視的情況下,膜生物反應器在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是分散點源污水處理與回用方面將會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
膜生物反應器的生產及應用企業目前有很多,如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一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速分生物處理技術
在流場中存在著快速流動和慢速流動的地方,當處于流場中物體的左右產生流速差的時候,如果是理想流體,且矢量是*的,物體只會在此方向上移動,這樣就使得物體向著流速慢的地方移動和積累,這就是流離的原理。因為水有黏性,水中的物體將由流速快的方向流速慢的方向回轉。流離所指的就是在流場中污水里的懸浮物質(有機物、固體顆粒、污泥)由流速快的地方向流速慢的地方聚集的原理。
污水處理工藝
生物轉盤工藝是污水灌溉和土地處理的人工強化,這種處理法使細菌和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膜狀生物性污泥--生物膜。
污水經沉淀池初級處理后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使污水得到凈化。在氣動生物轉盤中,微生物代謝所需的溶解氧通過設在生物轉盤下側的曝氣管供給。
轉盤表面覆有空氣罩,從曝氣管中釋放出的壓縮空氣驅動空氣罩使轉盤轉動,當轉盤離開污水時,轉盤表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也從空氣中吸收溶解氧。
生物吸附法
污水處理工藝污水處理工藝
生物吸附法(biosorptionprocess)又稱接觸穩定法或吸附再生法,是活性污泥法之一種。
其運行特點是將活性污泥對有機物的降解的兩個過程(吸附和代謝降解)分別在各自的反應器(吸附池和再生池)內進行。這種方法可以充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濃度,降低有機營養物和微生物之比,是利用活性污泥的物理作用(吸附作用)進行污水處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包括有污水和回流污泥相混合,進行污泥吸附的曝氣池以及回流污泥進行氧化的再暖氣。為了維持微生物的低能量,使其很好的形成并保持污泥塊,這樣可使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