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針對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設計的設備。其是利用生物膜技術,通過厭氧、好氧、缺氧等不同的反應區,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達到凈化的目的。具體來說,污水首先進入格柵,去除大顆粒的雜物,然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和緩沖,使污水的水量和水質穩定。接著,污水依次進入厭氧區、好氧區和缺氧區,分別由厭氧菌、好氧菌和缺氧菌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和轉化。最后,污水進入沉淀區,將水中的污泥和水分離,形成清水和污泥。清水經過消毒后,可以排放或者回用。
1、安裝調試
設備選型與安裝:根據實際需求和場地條件,選擇合適的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確保設備的尺寸、處理量等參數與項目設計要求相匹配。按照設備安裝說明書進行規范安裝,保證設備安裝位置正確、連接牢固、密封良好。
管道連接檢查:仔細檢查進水管、出水管以及各個連接管道的連接情況,確保無漏水現象。同時,檢查管道的坡度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證污水能夠順利流動。
電氣系統檢查:對設備的電氣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包括電源線連接是否正確、電壓是否符合設備要求、控制柜內各電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等。確保電氣系統安全可靠,能夠為設備的運行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
設備參數調試:由專業的水質調試工程師進行設備參數調試,如溫度、pH值、溶氧量等,以滿足微生物生長和處理工藝的要求。同時,進行菌種培育,使生物膜逐漸形成并穩定生長。
2、初次運行
啟動進水提升泵:打開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泵,將調節池中的污水輸送到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
水位控制與曝氣操作: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啟動風機,然后慢慢打開風機出風閥,在接觸氧化池內曝氣。待水位再次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泵進水,再次打開風機進水閥和出風閥進行曝氣,如此反復操作,直至填料上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
逐步增加進水量:當填料上長出生物膜后,開始向設備輸送污水,但水量要逐漸增加到設計水量,給微生物一個適應的過程,避免因負荷突然增加而導致處理效果下降。
3、日常運行
觀察與監測:定期觀察水中微生物的生長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控制進水水量進行調節。同時,觀察二沉池的水流流態,確保出水堰集水均勻。
排泥操作:一般每隔24小時要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將二沉池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消毒處理:按要求在消毒池中添加消毒劑(如氯片等),二沉池來水通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目的。經過處理的水在清水箱中停留約0.5小時,即可達到排放要求。
4、自動控制
切換自動運行狀態:設備調試完畢,正常運行后,可將水泵、風機的操作現場切換到自動運行狀態。由于電氣操作控制柜是利用PLC自動控制程序,在設備出廠前已完成程序設定(一般每班換一次),運行時不必另行設定。
監控與維護:雖然設備處于自動運行狀態,但仍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巡檢和監控,及時發現并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如定期清洗填料、更換磨損的零部件等,以確保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