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是一種集成了多種污水處理工藝于一體的設備,它主要用于處理醫院產生的污水,以確保污水在排放前達到相關的環保標準。其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種處理工藝。其中,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曝氣法、氧化溝法、A/B法、A2/O法等,而生物膜法則包括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法等。這些工藝各有特點,但都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
1、啟動前準備
檢查設備完整性:在操作醫院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之前,首先要確保設備的外觀無損壞、各部件齊全且連接牢固。檢查電線、電纜是否完好,有無破損或老化現象,如有應及時更換。同時,確認設備的基礎安裝穩固,沒有松動的跡象。
清理現場:對設備周圍的環境進行清理,去除雜物和障礙物,確保設備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正常運行和維護。特別是格柵井等部位,要清除其中的雜物,防止堵塞。
2、菌種培養(若設備采用生物處理工藝)
注水與悶曝:通過手動開關將曝氣池注滿污水,然后停止進水開始曝氣,只曝氣而不進水稱為“悶曝”。“悶曝”2-3天后,停止曝氣,靜沉3小時,接著進入部分新鮮污水,這部分污水約占池容的1/5即可。以后循環進行悶曝、靜沉和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進水量應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悶曝時間應比上次縮短,即進水次數增加。經過20天左右,即可進行連續進水連續曝氣,直接讓設備自動運行便可。
3、設備運行操作
開啟設備:按照設備的操作說明書或控制柜上的標識,依次開啟各個設備的電源。先啟動污水提升泵,將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中;然后啟動相應的處理單元,如曝氣裝置、沉淀池攪拌裝置等。
參數調節:根據污水的水質和處理要求,調整設備的運行參數,如曝氣量、沉淀時間、消毒劑的投加量等。這些參數的設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以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
監控運行狀態: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態,包括噪音、振動、溫度、壓力等指標。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如設備噪音過大、振動劇烈、溫度過高或壓力異常等,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運行。
4、日常維護與保養
格柵清理:定期清理格柵井及格柵上的雜物,防止堵塞影響污水的正常流入。一般每天清理一次,或者根據污水中的雜物量適當增加清理頻率。
風機維護:風機是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中的重要部件,需要定期檢查和維護。羅茨風機一般兩個月加一次油(免維護風機除外)。檢查風機的運行狀況,聽是否有異常聲音,觸摸電機和軸承的溫度是否正常。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水泵維護:污水泵應垂直潛入水中,不允許橫放,不能陷入污泥中。水泵移動時,必須切斷電源。水泵多次使用后,必須放入清水中運轉數分鐘,防止泵內留下沉積物,保證水泵清潔。水泵長期不用時,應將水泵從水中取出,以減少電機定子繞組受潮的機會,增加電泵使用壽命。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電泵工作一年后,應進行維護保養,更換已磨損的易損件,檢查緊固狀態,補充或更換軸承潤滑脂及油室中的機械油,保證電泵良好運轉。
其他部件維護:定期檢查設備的其他部件,如管道、閥門、傳感器等,確保其正常工作。對于容易磨損的部件,要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