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成套系統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污水處理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生物反應器、膜組件和控制系統。其中,生物反應器主要發生污染物降解,為該降解過程提供場所。膜組件由膜和其支撐部分組成,是整個反應器的核心部分。
由于膜組件的不同及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不同的結合方式,MBR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
(1)根據生物反應器中膜組件膜的孔徑大小,MBR反應器可分為微濾、超濾、納濾、滲透汽化等反應器。
(2)根據生物反應器反應過程是否需要曝氣可以分為好氧型膜生物反應器和厭氧型膜生物反應器。其中好氧型主要用于處理城市廢水和生活污水,厭氧型主要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3)根據膜組件中膜的形式及排列方法,MBR可以分為板框式、螺旋卷式、圓管式、毛細管式和中空纖維式膜組件。其中,常見的有板框式和中空纖維式。
(4)根據膜組件作用效果,其可以分為分離式MBR、曝氣式MBR和萃取式MBR,分離式主要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懸浮顆粒,高效地完成固液分離。曝氣式主要應用于高需氧量廢水的處理。萃取式主要用于工業廢水處理中,用來完成廢水中污染物的萃取收集。
(5)根據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的位置擺放不同,MBR可分為分置式和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又稱循環式膜生物反應器,混合液通過增壓進入組件內部,在壓力作用下,液體透過膜而固體顆粒被截留,濃縮液回流至生物反應器進行循環。而一體式則是直接將膜組件放在反應器內部。
MBR的特點
與傳統的水處理方法相比,MBR有以下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1)MBR可以有效地截留污水中的微生物,實現了污泥齡和水力停留時間的分離。通過調整污泥齡的大小,使得生長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及反硝化細菌也可以成為優勢菌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個反應器的脫氮效率,使得運行更加靈活穩定。
(2)MBR有較高的固液分離效率,出水效果良好且穩定,受進水水質影響小。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反應器中較大的顆粒物、大分子的有機物、細菌等均被截留在膜的進水側。同時不用考慮污泥膨脹。
(3)污泥濃度高,剩余污泥產量小。MBR可以在高容積負荷及低污泥負荷條件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低,大大降低了后續的處理費用。
(4)MBR反應器結構緊湊,工藝設備集中,因此占地面積也較小,易實現一體化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盡管MBR具有上述特點,但也存在缺點,如膜污染嚴重、氧利用率低、投資成本高、水處理能耗較高、化學清洗廢液會造成二次污染等。實際應用中膜污染是影響MBR推廣的大限制因素。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成套系統膜污染
1.膜污染形成原因
膜污染是指反應器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廢水中的微小顆粒、膠體或大分子溶質在膜表面發生物理化學等相互作用而造成的膜孔堵塞現象。污染的類型主要表現為孔口堵塞、孔內沉積、和表面污染(污泥層形成)以及各種污染形式的組合。膜污染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短期污染,短時間內由于濃差極化、凝膠層的形成使膜通量急劇下降,其為可逆污染,通過反洗,可以迅速去除恢復。
(2)長期污染,廢水中的微小顆粒與膜表面發生的長期作用而產生的膜污染現象,其為不可逆污染,可以通過化學藥劑清洗方法恢復。
(3)不可逆膜污染,由于反應器的長期運行而產生的不能被去除的污染。
利用活性污泥法脫氮除磷,近年來,多采用在反應池運行的厭氧/好氧法。在反應池設厭氧段,可以起到:①為反硝化菌創造活躍的環境,積極除氮;②創造聚磷菌活躍的環境,利用以上兩個作用脫氮除磷。同步脫氮除磷,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上卻很困難。
1、以脫氮除磷為目的的運行方法
微生物為獲得能源,會利用更多的氧氣分解有機物,而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能充分利用硝酸根離子(NO3-)和亞硝酸根離子(NO2-)中含有的氧,并終將污水中的氮轉化為氣體,釋放到空氣中。這就是脫氮的基本原理。此外,氨氮通過硝化反應轉化為亞硝酸根離子,可以進一步生成硝酸根離子。
水處理脫氮運行時,首先應讓大量的硝化菌生存在活性污泥中。為此,應促使進水中的氨氮在反應池的好氧段氧化為硝酸根離子。接下來,為讓含有硝酸根離子的二沉池出水與污水和活性污泥相混合,需在反應池中設置厭氧狀態(無氧、有NO3-)。厭氧狀態下的微生物為從污水中獲得能量,將利用硝酸鹽氮中的氧,活躍地講解有機物。硝酸鹽氮中的氧被消耗后殘留的氮,轉化為氣體,向大氣釋放。
該運行關鍵在于,在好氧段充分促進硝化反應,使氨氮氧化為硝酸鹽氮。氣溫高的夏季,反應池的水溫隨之升高,硝化菌活躍,硝化反應迅速,脫氮運行易于管理。但是,到了冬季水溫下降,硝化反應也變的異常緩慢。
促進硝化反應的運行要點如下所述:
① MLSS:調節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量(MLSS值高,硝化菌也就多)。
②空氣量:通過調控曝氣量和好氧池停留時間,調節活性污泥與空氣的接觸量。
③水溫:較高的溫度為理想,但是由于受到季節的影響較大,很難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