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處理300噸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其傳統形式改進型,有A/O與A2/O法。A/O法有兩種,一是用于降磷的厭氧-好氧工藝,一是用于降氮的缺氧-好氧工藝。A2/O法則是即除氮又除磷的工藝?;钚晕勰喾ǖ幕玖鞒淌窍蛭鬯凶⑷肟諝膺M行曝氣,并持續一段時間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種絮凝體,這種絮凝體主要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所構成,它易于沉淀分離,并使污水得到澄清,這就是“活性污泥”?;钚晕勰喾▌t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生物處理方法,它的主要構筑物是曝氣池和二次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
需處理的污水與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成為混合液,隨著曝氣池注入空氣進行曝氣,使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觸,并供給混合液以足夠的溶解氧,在好氧狀態下,污水中的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體分解而得到穩定,然后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淀池,在池中,活性污泥與澄清液分離后,一部分回流到曝氣池進行接種,澄清液則溢流排放,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活性污泥不斷增長,有一部分剩余污泥需要從系統中排除。
氧化溝法
氧化溝又稱循環曝氣池,類似活性污泥的延時曝氣法,氧化溝具有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特點,有機物去除率高,也具有脫氮功能。氧化溝這種高效、簡單的特點,但氧化溝不宜采用地下式,占地也較大。其曝氣池呈封閉溝渠型,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不斷循環流動,因而氧化溝又名“連續循環曝氣池”。
氧化溝構造簡單,運行管理方便且處理效果穩定。隨著對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改進,氧化溝的脫氮功能得到增強,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獲得較好的生物除磷效果。氧化溝的型式很多,有卡魯塞爾式氧化溝,三溝式氧化溝和目前國內比較*的奧貝爾氧化溝等等。
SBR工藝
SBR工藝為間歇式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在一個池子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應、沉淀、排水、排泥。SBR工藝具有一些優于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1)SBR工藝運行簡單,基本實現無需搬運操作,進水、曝氣、沉淀、排水、閑置五道程序可由一臺小型的PLC實現程序控制,運行的程序也可根據水質變化情況重新編排,使本來十分繁瑣的操作變成全自動運行;
(2)造價低,占地少,不設置一沉池、二沉池,沒有污泥回流系統,多數情況下也可不設調節池,因此可減少占地,降低造價;
(3)耐沖擊負荷。污水逐漸進入池內,被池內的水緩慢稀釋,污水與原池內的水的比例是逐漸提高的,所以耐水質變化的沖擊;
(4)出水水質好。池內水沉淀時是在水平流速為零的理想靜止狀態下沉淀,沉淀效果好。池內溶解氧值交替變化。沉淀排水時,溶解氧接近零,抑制了絲狀菌的生長,污泥沉淀性能好;
(5)能耗低。由于池內溶解氧的交替變化,使溶解氧濃度梯度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沒有污泥回流系統,節省能耗,降低了運行費用;
(6)除磷脫氮。一個運行周期內,厭氧、兼氧、好氧交替變化,在一個池內實現了除磷脫氮。其工藝流程如下(包括污泥處理)。
水解工藝是一種新開發出來的工藝過程,它是指復雜的有機物分子,在水解酶參與下加以水分子分解為簡單化合物的反應,酶的催化反應效率要比相應無酶反應高106-1013倍,反應是在缺氧條件下進行的。
每天處理300噸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厭氧反應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酸化、酸性衰退和甲烷化。在水解階段,固體物質溶解為溶解性物質,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小分子物質,難生物降解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物質。在酸化階段,有機物降解為各種有機酸。水解和產酸進行得較快,難以把它們分開。起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菌和產酸菌.
這里所說的水解工藝,就是利用厭氧工藝的前兩段,即把反應控制在第二階段,不進入第三階段。在水解反應器中實際上完成水解和酸化兩個過程。但為了簡化稱呼,簡稱為“水解”。
水解工藝系統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兼性微生物,它們在自然界中的數量較多,繁殖速度較快。而厭氧工藝系統中的產甲烷菌則是嚴格的專性厭氧菌,它們對于環境的變化。如pH值、堿度、重金屬離子、洗滌劑、氨、硫化物和溫度等的變化,比水解菌和產酸菌要敏感得多,并且生產緩慢(世代周期長)。
重要的區別是水解工藝是在缺氧的條件下反應,而厭氧工藝則是在厭氧條件下反應。所謂厭氧(anaerobic)作用是指的無氧(溶解氧DO=0),而缺氧(anexic)作用是指無氧或微氧(DO<0.3-0.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