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魯盛環保生產各種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絮凝沉淀設備、玻璃鋼設備、泵站等污水處理設備。
先推出日處理10噸的一體化設備售價25000元。
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中常見的異常現象
1. 活性污泥顏色: 污水中色度不大時,為黃褐色. 有些受污水色度而變化. Eg:印染廢水常是黑褐色. 若顏色有變異,如變成灰色說明運轉不正常.
2. 污泥絮體 若生物氧化正常情況下,測定SV時,混合液體在量桶內兩分鐘(甚至數秒鐘)就凝聚成絮體下沉.
3. DO 良好的活性污泥需氧量大,取樣后混合夜的溶解氧很快消失.即使充氧飽和數分鐘也就消耗了,而失去活性的污泥經過數分鐘也不會消耗,此時用顯微鏡檢測生物相,原生動物有萎縮變異.
4. 污泥膨脹 污泥結構松散,污泥體積指數SVI上升,顏色變異,混合夜在量桶渾濁而不下沉,含水率上升,往往排泥也降低不了污泥體積等現象,說明污泥已經膨脹. 膨脹的原因:一般絲狀菌繁殖所引起的.生物氧化使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若供氧量不足,則分解產物是有機酸和有機醇,利于絲狀菌繁殖,絲狀菌的含N量比菌膠團低,表面積大,在N不足的情況下,絲狀菌可以繁殖.另外夏季溫度高,PH值較低,溶解氧不足或曝氣池內循環不好,部分缺氧或者有過多的短流,以及超負荷等也會引起污泥膨脹. 解決的方法:除因水質發生變異和活性污泥中毒外,可從充氧量和含N量著手.如充氧量不足,則可以加大或使一部分污水從安全出口排出,以減輕負荷.夏季需氧量較大,可以適當降低污泥濃度:必要時還可以停止進水,將沉淀池的污泥抽回曝氣池悶曝一段時間.若PH較低,可投加石灰等調節.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鐵幫助菌膠團生長,或投加漂白粉,抑制絲狀菌生長繁殖. 總之,運行中要根據引起膨脹的原因,采取適當措施.
5. 污泥解體 混合液渾濁而污泥松散,絮凝體微細化,泥水界面不清出水渾濁,處理效果壞等. 原因:a.過氧化(充氧量過大,負荷低,污泥氧化超過合成,一部分被氧化成灰分,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營養的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縮小質密,SVI降低. b.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質,微生物受到抑制或傷害,凈化能力下降或*停止,造成污泥活性下降或喪失. 解決的方法:先通過顯微鏡觀察產生的原因,當認為是曝氣量過量時,應對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氣量和排泥狀態加以調整,根據SV,MLSS,DO等多項指標決定調節量.如果污泥解體是水質問題,應該考慮這是工業污水混入的結果,需查明來源,按國家排放標準,責成其加以局部處理.
6. 污泥上浮 發生在二沉池,一般有三種現象: a.污泥脫N(反硝化)或者是污泥腐化,成塊上浮. 原因a1: 曝氣池內污泥齡過長,污水在曝氣池氧化進入硝化階段.污泥在沉淀池中耗盡溶解氧后,就向氧的化合物硝酸鹽奪氧,轉化的氣態氮使3污泥減輕,而上浮.其產生的原因是溶解氧<0.5mg/l,或靜沉時間過長 SLOVE1: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時排出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濃度,縮短污泥齡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進行到硝化階段. 原因a2:污泥腐化造成的污泥呈塊上浮是由于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因厭氧而產生沼氣CH4和H2S氣體而使污泥呈塊上浮.它與污泥脫氮上浮不同,污泥呈黑色糊狀,產生惡臭.這種現象一般只是發生在池子構造上的四角地區. SLOVE2:消除二沉池的四角地區:加大池底坡度或改進池底刮泥設備;及時排泥.成塊上浮的污泥可以用高壓水沖碎,氣體飄逸出后可下沉. b.污泥顆粒細小分散上浮,然后在池面成片凝聚. 原因:可能是受水質影響,氣泡不能在中心除盡,使氣泡附著在沉淀區泥上,造成污泥上浮.這種現象在印染廢水中常見,一般在PH>12時發生.嚴重時污泥覆滿池面,但鏡檢原生動物還很活躍,可能是污水中表面活性劑所引起,降低了水的表面張力,使更多更細的氣泡浸入水中.可用高壓水沖碎池面及成片聚集的上浮污泥,使污泥下沉. c.污泥大量上翻流失. 原因:此種現象情況比較復雜,如沉淀區上升流速過大,進水溫差較大,發生異重流和對流等.跑泥嚴重時可暫停進水若系上升流帶大而引起,可適當降低濃度,或擴建沉淀池解決。
沉砂池是采用物理法將砂粒從污水中沉淀分離出來的一個預處理單元,其作用是從污水中分離出相對密度大于1.5且粒徑為0.2mm以上的顆粒物質,主要包括無機性的砂粒、礫石和少量密度較大的有機性顆粒如果核皮、種籽等。
沉砂池一般設置在提升設備和處理設備之前,以保護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損,防止后續污水構筑物的堵塞和污泥處理構筑物容積的縮小,同時可以減少活性污泥中無機物的成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
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實際上是一個比入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寬而深的渠道,當污水流過時,由于過水斷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污水中夾帶的無機顆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從而達到分離水中無機顆粒的目的。
曝氣沉砂池
曝氣沉砂池是在長方形水池的一側通入空氣,是污水旋流運動,流速從周邊到中心逐漸減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與水分離,污水中有機物和從砂粒上沖刷下來的污泥仍成懸浮狀態,隨著水流進入后面的處理構筑物。
曝氣沉砂池的優點是除砂效率穩定,受進水流量變化的影響較小。曝氣沉沙池的停留時間一般為1-3min,若兼有預曝氣的作用,可延長池深,是停留時間達到15-30min。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將密度比水大的懸浮顆粒從水中去除的處理構筑物,是污水處理中應用廣泛的處理單元之一,可用于污水的一級處理、生物處理的后處理以及深度處理。按水流方向劃分,沉淀池可分為平流式、輻流式和豎流式三種。
沉淀池包括進水區、沉淀區、緩沖區、污泥區和出水區五個部分。
1、基本概念
(1)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負荷,即沉淀池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所承受的水量,單位是
根據表面水力符合可以確定沉淀池澄清區的面積和有效水深。
沉淀池的水面上升流速和其水力負荷在數值上是相同的,但兩者的單位和意義不同,上升流速的單位是m/h。例如在豎流式沉淀池中,只有沉降速度大于沉淀池水力上升流速的雜質顆粒才能在沉淀池中沉淀去除,而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部分沉降速度小于沉淀池水面上升流速的雜質顆粒也會被沉淀去除。
(2)沉淀池的固體銅梁,也叫固體表面負荷,是沉淀池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縮承受的固體質量,單位是
(3)沉淀時間是指原水在沉淀池中實際停留時間,單位是h。
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狀一般為長方形,水流在進水區經過消能和整流進入沉淀區后,緩慢水平流動,水中可沉懸浮物逐漸沉向池底,沉淀區出水溢過堰口,通過出水槽排出池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長度多為30-50m,池寬多為5-10m,沉淀區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m,多為2.5-3m。為保證水流在池內的均勻分布,一般長寬比不小于4,長深比為8-12。
玻璃鋼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沉淀有幾種類型?分別是什么?
沉淀有四種類型,它們分別是:
自由沉淀:顆粒在沉淀過程中呈離散狀態,其形狀、尺寸、質量均不改變,下沉速度不受干擾,各自獨立地完成沉淀過程。
紊凝沉淀:顆粒在沉淀過程中,其尺寸、質量及沉速均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擁擠沉淀:顆粒在水中的濃度較大,在下沉的過程中彼此干擾,在清水與渾水之間形成明顯的交界面,并逐漸向下移動。
壓縮沉淀:顆粒在水中的濃度很高,沉淀過程中,顆粒相互接觸并大部分地受到壓縮物支撐,下部顆粒的間隙被擠出。
按池內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為哪幾種?
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可分為平流式、斜流式、輻流式、豎流式。
濾料層內雜質分布有什么規律?
濾料層內雜質分布規律:在過濾開始階段,濾料比較干凈,孔隙也較大,水流剪切力較小,粘附作用較強,此時,水中顆粒首先被表層濾料截留,隨著過濾時間延長,濾層中雜質增多,孔隙率逐漸減小,特別是表層細濾料,水流剪切力增大,脫落作用增強,后被粘附上的顆粒首先脫落向下層移動并被下層濾料截留。
其結果是:在一定過濾水頭下,濾速將急劇減小,或者在一定得濾速下水頭的損失達到極限值,或者由于濾層表面受力不均勻而使泥膜產生裂縫時,大量的水流自裂縫中流出,造成水中雜質顆粒穿透濾層使出水水質惡化。
提高過濾效率的途徑有哪些?
提高過濾效率的途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濾層含污能力,便出現了“反粒度”過濾,即順水流方向,濾料粒徑由大到小,由于上向流及雙向流濾池結構復雜,不便沖洗等原因。
均質濾料由什么組成?
均質濾料組成:均質濾料是指整個濾層深度方向的任一橫斷面,濾料組成和平均粒徑均勻一致,而并非指濾料粒徑*相同。
什么是負水頭現象?避免的方法有哪些?
負水頭現象:在過濾過程中,當濾層截留了大量雜質,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處的水頭損失超過該處水深時出現的現象。
避免出現負水頭的方法:是增加砂面上水深,或者濾池出水位置等于或高于濾層表面。虹吸濾池和無閥濾池不會出現負水頭即是這個原因。
普通快濾池反沖洗水供給方式有幾種?
普通快濾池反沖洗水供給方式有兩種:沖洗水泵和水塔。
什么是折點加氯?
當水中有機物主要為氨和氮化物,其實際需氯量滿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長緩慢,一段時間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點后自由性余氯出現,繼續加氯消毒效果,即折點加氯。
活性污泥法有哪幾個系統?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除系統組成。
什么是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靜置沉淀30min,沉淀污泥與混合液的體積比(%)。
什么是污泥指數?
污泥指數(SVI):是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靜置沉淀30min后,每克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