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處理15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污水設備采購,找我們,公司生產各種污水處理設備及配套設施。
在我公司可選購的產品有: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絮凝沉淀設備、疊螺機、壓濾機、UASB厭氧設備、生物濾池、玻璃鋼化糞池、玻璃鋼一體化、一體化泵站等。
產品全場優惠價,還專車送貨到您現場,包安裝。
好氧池會有哪些異常現象出現?
①好氧污泥發黑或者發白(溶解氧低或者過高)
②好氧池上清液混濁(污泥吸附性能變差或者溶解氧過高導致污泥解體、溶解氧過低有機物未能氧化掉)
③從二沉池回流的污泥泡沫變黏稠(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污泥反硝化后活性變差)
④好氧池泡沫增多(通過泡沫顏色、黏稠情況來判斷是污泥本身發生變化造成的還是生產中添加的物質造成的)
⑤好氧池去除率下降(具體分析原因:污泥活性情況、污泥負荷、溶解氧、污泥濃度、水溫等)
⑥好氧池污泥膨脹(通過加大排泥和調整營養料投加來控制,穩定進水量,保證溶解氧的充足和適合的水溫)
⑦好氧污泥做沉降比時上清液混濁細碎泥多(污泥負荷過高或者污泥解體,鏡檢污泥結構松散,菌膠團瘦小)
⑧好氧微生物變少,結構松散,菌膠團瘦少(負荷過低或者過高、溶解氧不足、發生污泥膨脹、營養料不足)
⑨好氧池溶解氧長期偏高而出水混濁且COD高(污泥負荷長期偏低,污泥解體、菌膠團被氧化,不消耗氧氣)
⑩污泥老化(導致污泥老化原因有泥齡長、負荷低等,污泥老化使出水變差,細碎泥、輪蟲多,耗氧量增加)
二沉池會有哪些異常現象出現?
①出現浮渣浮泥(污泥老化或者污泥齡短,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
②出水混濁,COD高,發臭(好氧池溶解氧不足,好氧池停留時間短)
③出水混濁,COD不是很高,細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充足,污泥負荷小,污泥老化)
④出水混濁,COD高,細碎污泥多(好氧池溶解氧不足,污泥老化,污泥負荷大)
⑤出水清澈,COD高(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
⑥細碎污泥翻滾(好氧池污泥出現問題,建議增加營養料,調整合適的污泥齡)
⑦二沉池泥層過高(好氧池出現污泥膨脹現象或者回流比小)
⑧二沉池水面冒氣泡(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
⑨回流污泥發黑發臭帶黏稠狀(污泥停留時間過長,回流比小)
⑩出水色度變深(物化效果變差、厭氧池效果變差或者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現象)
好氧池污泥發生污泥膨脹時為什么會出現上清液清澈但是COD高的現象?
①絲狀菌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大量的絲狀菌有網捕作用,所以上清液清澈
②絲狀菌大量伸出菌膠團外,阻隔了菌膠團得到充足的氧氣,未能將有機物氧化轉化成無機物
③菌膠團得不到充足的氧氣,繁殖活動減少,菌膠團變得瘦小,活性下降
典型生活污水水質
經使用后的生活用水水質發生了變化,水中增加了有機物、懸浮物和致病菌。水處理設備 比較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質中生化需氧量(BOD5)-般為l00-400mg/LI化學需氧量(CODcr)-般為250—1000mg/LI懸浮物(Ss)一般為100-350mg/LIPH值為6-9。
2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人工生物凈化
人工生物凈化,是人為的創造條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馴化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質新陳代謝降解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目前國內外對生活污水二級處理的主體工藝。主要優點為:處理效果穩定,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處理效率,處理工藝占地面積小。主要缺點為:投資高、運行費用高、管理復雜,需操作人員較多。
主要處理工藝如下:
生活污水一沉淀(或氣浮)一生物膜法一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活性污泥法)一曝氣池(氧化溝)一沉淀(或氣浮)一消毒一出水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降低。主要優點為:投資低(征地費l萬元/hm的情況下)、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需要的操作人員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相互組成聯合處理系統。缺點為:占地面積大。主要處理工藝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氧化塘(土地處理)一快速滲濾(滿速滲濾、地表漫流)
人工生物凈化和自然生物凈化
在土地資源豐富,地價相對便宜的城鎮,采用人工生物凈化與自然生物凈化相結合的方法,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有其實際意義。
每天處理15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主要處理工藝為:
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曝氣氧化塘一土地處理(農業灌溉)曝氣氧化塘與土地處理都具有運行費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簡單等優點。曝氣氧化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蟲。
在我國西北的大多數中小城鎮,有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應該大力提倡采用自然生物凈化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處理新工藝
水解一好氧處理技術
水解沉淀是利用兼性菌,使污水在特殊的沉淀池中預先降解40%的有機物,集沉淀\吸附\生物絮凝\生物降解為一體的處理功能,可以使后續處理的曝氣池容積減少約50%,曝氣量也可減少約50%I與初沉池比較COD\BOD5、SS去除率都提高了一倍左右,經水解、酸化后的出水再經好癢生物處理,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該工藝基建投資較普通過活性污泥工藝可節約30%-40%,占地可減少20%-30%,總耗電可節約34%,處理成本可節約37%-40%。
管道處理工藝
管道處理工藝是利用輸送污水的掛表到加壓作為處理設備,并在管內充癢,使污水在輸送過程中進行生物處理,以減輕管道末端污水處理廠的負擔。生活污水處理廠只需建設沉淀池,不用活性污泥回流,管道處理能力可在較大范圍內靈活變化,與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較,可節約投資40%,運轉費用低,適用與污水輸送距離較遠的城市(管道長度需6km—l0km).
生物膜自然凈化工藝
生物膜自然凈化是移植生物膜技術,采用厭癢菌和兼性菌處理生活污水。具有運行費用低,幾乎不耗能的特點,適合在旅游區和居民區生活污水處理中采用。